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 2017-09-01      访问次数: 22611

    青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以预防为主,重点加强传染病的监督和管理,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的原则,有效防治传染病,保护青年学生健康。

传染病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

2)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无症状病原携带者:白喉、猩红热、流脑、脊髓灰质炎、霍乱。

3)受感染的动物: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鼠疫、流感、百日咳、流脑、肺结核、肺炭疽、麻疹、流腮、水痘

    2、经消化道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

    3、经接触传播:性病、狂犬病、鼠疫

    4、媒介节肢动物传播:鼠疫、乙脑、疟疾

    5、经土壤传播:炭疽、破伤风、钩虫病

易感性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霍乱、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开展查验接种证和疫苗相应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和疾病监测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校医为学校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尽早查清发病原因,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而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主动追踪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居住寝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